第68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学术年会6月6日~10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糖尿病专家、医务工作者汇聚一堂一同探讨糖尿病领域的前沿进展、预防新理念及治疗新趋势。在日前北京举行的美国糖尿病学会学术年会精粹中国行高峰会议上,多位来自国内外糖尿病领域的专业的人介绍了来自ADA学术年会上最新的糖尿病防治研究动态。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翁建平教授向记者介绍了ADA学术年会上公布的两项长期大型独立研究结果,其中VADT(糖尿病研究)和 ACCORD(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研究)发现: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不伴心脏病发作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升高以及任何死亡风险的升高。翁建平引用VADT的2个独立分析表明,文迪雅与心脏病发作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无关;ACCORD试验结论显示,文迪雅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和安慰剂相比,没有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这些结果体现的安全性信息与此前其他长期的文迪雅研究相一致。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严重疾病,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将更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卒中、失明、肾衰和截肢。在ADA学术年会上发布的一项包括1.1万例病人的大型长期研究(ADVANCE)引起来自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ADVANCE研究证明,严控血糖可以相对减少10%大血管和微血管联合终点事件,减少14%主要微血管事件,主要是相对降低了21%肾病风险。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说,2型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外因,超重肥胖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原因。
杨文英解释说,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功能异常,因此胖人发生高血糖几率就会更高一些。但肥胖人群的糖尿病也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有效的体力活动,即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来改变超重肥胖状态。美国的研究表明,经过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大大减少糖尿病发病风险58%。总医院内分泌专家潘长玉教授认为,体重减少5%以上才是有效的,芬兰等国家的经验都表明,降低体重能够大大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近年来,世界各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有飞速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将超过3亿。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世界内,每10秒钟就有两个人被诊断为新发糖尿病和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不足1%增加到3.21%。2007年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达到3980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肥胖患者明显地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将超过印度,变成全球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