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施肥在技术上历来支持化肥部分底肥氮40%、五氧化二磷100%、氧化钾100%,苗肥氮20%的施肥方案。随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笔者在丰都县兴义、树人、十直等乡镇发现有不少农民把习惯上底肥、苗肥的化肥部分合二为一,即氮60%、五氧化二磷100%、氧化钾100%在苗期施用的施肥方法。此种施肥方法是当地农民多年在生产中的经验总结,且有成为玉米施肥新习惯并在大面积推广的趋势。为了弄清此种施肥方法的详细情况,笔者从技术优势、技术方面的要求、技术成熟性、技术适宜性等方面做了探讨。
玉米移栽时节,也是水稻、红苕等大春作物的播种育苗季节。玉米习-惯上底肥、苗肥的化肥部分合二为一在苗期施用,可集中人力,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玉米移栽工序,缩短玉米的移栽期。
习惯上玉米移栽后施底肥,包括施定根肥(人畜粪水)、氮磷钾化肥或复混肥,一般要用工30个/hm2(定根肥、化肥各15个/hm2),移栽后25-30d施苗肥,又要用工15个/hm2,即施底肥、苗肥一共要用工45个/hm2。着底肥只施定根肥,化肥部分与习惯上苗肥的化肥合二为一在苗期施用,却只需用工15个/hm2,从而节省用工15个/llm2。农户1家一般要种植玉米1066.67-1333.33 m2,也就是说1个农户可节省用工24-30个/hm2。
在玉米移栽的时节,农民既要移栽玉米,同时段还要播种水稻、红苕等大春作物,用工矛盾特别突出。在家务农的劳力动资源本来就短缺的现实状况下,用移栽玉米节省下来的用工来提前完成水稻、红苕等大春作物的播种工作,大大缓解了用工矛盾。也正是由于用工矛盾的缓解,才保证了玉米、水稻、红苕等大春作物都是最适宜的播种、移栽期。
玉米移栽后随即施用化肥,在操作的流程中化肥不非间接接触玉米幼苗及根须,是相对的。不管如何注意,总有因化肥非间接接触而缺苗断垄的。施用复混肥时此种现象尤其突出。玉米移栽成活后施用化肥,可完全解决化肥与玉米幼苗及根须非间接接触问题,提高成苗率,确保苗齐苗全,全田一次成苗,缩小苗间差距,使全田生长一致,为提高玉米产量奠定了基础。
玉米移栽时段,由于玉米地耕作时间不长,土壤相对较疏松。在该时段应最好能够降低农事操作活动,减少因农事操作活动对玉米地的踩踏,使土壤在较长时间里仍保持在相对较疏松的状态。因此,减少农事操作活动,是在较长时间保持玉米根际土壤相对疏松的重要方法。玉米移栽后,根际土壤疏松,有利于玉米新生根系,尽快成活返青。
习惯上玉米底肥中的定根肥、化肥不宜掺混在一起,只能分开施用,先施定根肥,再施化肥。此种施用方法,不但操作不便,而且前项工序的粪便及气味污染了下一工序的操作环境,卫生状况大打折扣,并使操作更不方便。习惯上底肥、苗肥的化肥合二为一在苗期施用,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减少了操作者面对不健康环境的机会,因此有利操作者的健康。
底肥的化肥与苗肥合二为一施用,要掌握好施用时期,否则会造成玉米苗期脱肥,影响中后期生长发育,最终影响产量构成因素而减产。作者觉得掌握在移栽后10d左右玉米苗成活返青期施用为宜。
玉米移栽后随即施用定根肥,若条件允许,可加大定根肥的施用量。苗肥按习惯提前15-20 d在移栽后10 d左右施用,不施液态农家肥。先欠窝,将习惯方法底肥、苗肥的化肥混匀后均匀穴施,再盖土即可。
保持施肥总量不变,是合二为二施用方法成立的技术关键。要按既定施肥配方施肥,保持化肥元素不缺、数量不减。不能因为施用方法的改变而减少对养分的投入,否则会因养分投入不足而减产,失去改变施用方法的意义。
氮、磷、钾肥存放期间,因保管和化肥自身性质的原因,容易吸湿结块。为了充分的发挥化肥肥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在施用前一定要做好化肥预处理工作。氮、钾肥或复合肥要碎散结块,磷肥(过磷酸钙)要整细过筛。施用前按配方速混速配。混合后的化肥不能久置,最好在4-6h内施用。
此种施肥方法,在技术发源地能够被多数农民接受并逐渐上升为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施肥方法,在技术上具有成熟性。笔者在丰都县兴义镇、树人镇、十直镇等技术发源地调查,认为其技术成熟性,一是此种施肥方法的技术优势已被多数农民认可;二是此种施肥方法与当地习惯的施肥方法相比,玉米产量无明显差别。
玉米底肥、苗肥化肥合二为一的施肥方法,在生产上虽然有较多的技术优势,但从土壤的保肥供肥和玉米的需肥特性看,也应考虑其技术的适宜性,作者觉得瘦薄的沙土不宜采用此种施肥方法。
泰安开发区新凯园艺场2017年蓝莓果现已上市,现对全国招收省市区域代理,可对全国接受零单批发走货,全部快递低温冷链运输,保证新鲜。品种主要有:蓝丰,杜克,奥尼尔,薄雾,莱克西,布莱登,灿烂,喜来,美登等。
以上信息由泰安开发区新凯园艺场自行发布!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食用菌的独特生产方式和不同于高等植物的子实体组织架构,要求生产者不能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喷洒化学药剂,必须把“防”放在第一位。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危害。针对食用菌的栽培特点,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
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食用菌栽培中病虫害的来源途径有三条:一是菌种带虫,带病源;二是培养料和覆土带虫、带病源;三是菇房(棚)内外自然传播。切断这三条传播渠道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中之重。
环境控制,减少病虫害发生。1.降低料温:如双孢菇发菌料温控制在21℃以下,可有效防治胡桃肉状菌;金针菇发菌温度控制在20℃以下;平菇菌袋在20℃以下可以有效的预防菌袋污染。2.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式,切勿造成闷湿的出菇环境,不通风有百害而无一利。3.光线调节。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光照度要求。如双孢菇应偏暗一些,而白灵菇则需要强一些。
农艺防治措施。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微生物区系,不同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实践表明,土棚栽培一般头年好,二年差,原因是土棚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也就是说病菌多了、虫害多了、空气质量也不好了。为此,必须改善生态条件,优化出菇环境,减少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通常用于预防措施,在出菇期间禁止使用药剂防治,因为子实体的组织架构易产生残毒,影响食用和出口。因此,在出菇期间禁止使用药剂防治,即使万不得已使用,只能在出菇前喷施,而且最好使用植物制剂、苦碱素等。
山西忻州野生蓝莓的功效与作用云南玉溪蓝莓种植技术大全广西钦州蓝莓果汁新疆吐鲁番蓝莓酒多少钱一瓶黑龙江鹤岗河南蓝莓种植基地广西北海盆栽蓝莓种植条件山东济宁广东蓝莓种植基地江苏淮安蓝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贵州黔西南蓝莓影院陕西延安蓝莓酒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Copyright © leyu乐鱼官网登录入口_乐鱼leyu体育官网首页入口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1080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