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4日 18:21进入复兴论坛来源:中国绿色时报手机看视频
中国绿色时报1月12日报道(记者 牟景君)将蓝莓产业确定为经济转型的战略产业,短短几年时间,伊春已建立野生蓝莓保护基地8个,面积约2万公顷;建设蓝莓加工公司14家,年收购野生蓝莓原料7000吨,产品品种超过60种,实现出售的收益1.5亿元。
伊春只是黑龙江省发展小浆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黑龙江省以蓝莓为代表的沙棘、黑穗醋栗、笃斯越橘、山葡萄、树莓、欧洲花楸、猕猴桃、刺梅果、蓝靛果等浆果产业均呈现喜人发展形态趋势,全省小浆果种植培养面积近60万亩,年产果47万吨。
蓝莓素有“浆果之王”美誉,可加工成食品、饮品和保健品等上千种产品。据预测,未来5年全世界蓝莓市场缺口将达80万吨。目前,蓝莓鲜果国际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10美元,蓝莓浓缩汁国际市场每吨3万-4万美元。
目前,黑龙江蓝莓加工公司已发展到40多家,仅大小兴安岭地区规模以上加工公司就达24家,年加工量在2.9万吨以上,已开发出9大系列100多个品种。黑龙江蓝莓加工厂家数量、规模、产值、产品品种类型,都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已成为全国蓝莓重要生产加工基地。
地处北部边城的孙吴县,大果沙棘种植培养面积8万亩,是全国栽植俄罗斯大果沙棘面积最大的县。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孙吴形成了大果沙棘种苗繁育、栽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走上“建沙棘基地,兴沙棘产业,保一方生态,促一方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孙吴已建成占地5.8万平方米的加工基地,生产产品有沙棘果汁饮料、原浆等沙棘饮品和沙棘籽油、沙棘果油等保健品两个系列十余个品种,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大果沙棘之乡”。沙棘成了孙吴立县之果。
把小浆果打造成大产业,黑龙江省积极谋划实现5个转变:在基地建设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资源利用上,由无序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变;在产品结构上,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在市场培育上,由传统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在科技攻关上,由分散研发向联合研发转变。
Copyright © leyu乐鱼官网登录入口_乐鱼leyu体育官网首页入口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10806号 网站地图